纸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纸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健康感知计算和生命健康监测探讨

发布时间:2020-01-31 07:29:58 阅读: 来源:纸碗厂家

摘要:本文介绍了健康感知计算的发展历史,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国内外健康感知比较,健康感知、计算和服务“三结合”发展趋势,同时对生命健康监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介绍了睡眠监测、血糖监测、运动检测。

本文引用地址:健康感知计算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兴社:如图1国内外健康感知研究进展的比较可知,(1)在健康感知与计算系统论方面,国外尚没有形成整体性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国内有些院士基于人体系统观与均衡论,提出了人体健康的调节模型。(2)在健康数据的感知方式与深度方面,国内和国外差距较大,尤其在基于智能植入的健康感知等方面。(3)在多元信息数据的分析方法方面,国内刚刚开始,和国外相比较起步较晚,但是部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4)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的构建方面,国外侧重于微观化,主要根据某一种疾病构建健康评估模型;国内则基于系统论,从人体健康系统的角度来评估健康并解读相关的症状。这方面和国外差别较大。

健康感知发展趋势

国内在西安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提出了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健康检测是可穿戴计算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性的可穿戴会议上,绝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服务健康。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的结合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在医院的检查相比,可穿戴长时间持续的动态监测能够获取丰富的健康数据;可穿戴设备的便捷性也使健康参数的采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间进行。不过,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相结合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挑战:第一,实现健康感知的持续性和普适性。目前一些设备缺乏普适性,需要解决感知的精确性和普适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提升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可穿戴设备要从可以穿戴变成适合穿戴。第三,减少和消除可穿戴设备的负面效应,现在的企业界都没有过多地去研究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负面效应问题,要把可穿戴计算和健康感知进一步相结合,还需要研究很多问题。比如人体供血的综合建模方法、穿戴在哪个部位更加合适、便捷的智能人体交互方法、可穿戴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等。

第二个趋势是大数据与健康评估相结合,可穿戴设备和数字医疗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健康领域的大数据。比如苹果健康软件包等健康软件,收集移动手机用户的健康数据,数据集合非常庞大。和传统通过医院做简单的诊疗相比,利用大数据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揭示更多人体健康规律。健康大数据是关系复杂的多维数据,数据类别特别多,并且个体差异显著,而且还涉及到隐私问题。所以,进行大数据和健康状态评估,需要研究一些关键问题,比如适合健康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并非所有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都适合健康大数据。还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健康评估演化模型,一个人的健康变化是个演化过程,怎样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健康评估演化,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个发展趋势是O2O模式与健康服务相结合。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获得成功的O2O模式也可以用于健康服务。O2O健康服务需要解决如何整合医院、社区、家庭、网络等分散的健康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健康数据、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老年人、小孩等不同人群)、创新新型的健康服务形态等挑战。O2O健康服务的关键点在于研究健康服务个性化的设计。健康云服务也存在优化空间,目前已有的一些健康云服务系统,服务质量并不高。还需要研究健康服务的动态演化,根据人的不同健康状态进行动态演化,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和健康促进新模式。

健康感知、计算和服务“三结合”

健康感知是基础,健康计算是核心,健康服务是目的。人体健康调节模型包括感知和辨识调节。在这方面,西工大承担了一个重点基金-面向老年人健康的非干预性感知与持续计算研究。研究内容为非干预感知动静结合、昼夜互补、睡眠加步态。目前已经在持续计算、基于感知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健康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

生命健康监测探讨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王新安:今天大家思考人的健康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人从何而来,将往何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但仍未达成共识。第二个问题是人到底能活多久?健康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们能不能活200岁、300岁、800岁, 百岁老人能不能像30岁小伙子一样健康,精神体力饱满地生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无论从动物细胞演进还是历史的考证等方面,都很难得到定论。比较严谨的说法(严谨的说法不等于认同)是按生长期成熟期的年龄的5到7倍推算,即100到140岁。如果按细胞成熟期过程(按动物),拿动物寿命和人类寿命类比,人类寿命可以达到145岁。从细胞分解的角度又可能得到不同的说法。传说中国历史上的彭祖(彭祖,姓籛名铿。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据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彭城县”条引《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寿七百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活到880岁,据记载,武当创始人张三丰活了200多岁,近代中国最长寿的李青云256岁。

当然,仅仅以个别存在的客观事实或过去的传说来判定人类到底能活多久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人体的机制非常复杂,比如睡觉问题,人类为什么要睡觉?睡觉的功能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笼统来说,睡觉消除了机体和精神上的疲劳,但真的这么简单吗?再比如疾病,尤其是威胁健康的慢性病、难治的、危害严重的各类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药物对机体到底有什么样的疗效,怎么界定?人们到医院去治病、开处方,一开三天,三天之后告诉我们,这个不对症、换个药,再来三天,为什么不能两个小时之后告诉病人不对症,为什么让病人在不对症的情况下吃三天药呢?医院负责任吗?这个流程合理吗?这些问题如果能够解决,人活到100岁,还能够像30岁一样精力充沛,那么老龄化就不是问题。

目前王新安教授的研究工作是睡眠监测和运动监测。睡眠很重要,运动亦如是。医生总对病人说要适量运动。但什么叫适量?这是一个不科学、不严谨的术语。能不能准确量化定义“适量”?运动监测,是从简单之处着手复杂问题。比如,糖尿病人的治疗有很多方法,好的如无创血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延缓了病人的寿命。但治疗不当则会让病人痛苦、无尊严地快速死亡。比如,连续血压监测,有气囊无法做到连续监测,连续监测必须对机体没有伤害。目前在癌症的早期监测、无创监测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能够连续、无创地监测人体,也许就可以发现人为什么会生病,什么原因、什么事情导致的生病。更长远的目标是返老还童,这也是最近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返老还童并不是长生不老,而是希望做到无疾而终,我们也希望,不用经过变老,生命终结时突然死亡,这样就不再需要医疗,不再需要治病。(本文根据第13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确认)

西川结衣步兵

日本av女优番号大全

水野朝阳 ed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