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纸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多管齐下化解年末突击花钱困局

发布时间:2020-07-13 14:20:39 阅读: 来源:纸碗厂家

近些年,每到岁末,都少不了与“突击花钱”有关的新闻,今年也不例外。财政部日前公布的11月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公共财政累计支出11.47万亿元,同比增长9.3%。根据年初预算,今年全国财政预计支出总量为13.96万亿元。有媒体据此推算,12月全国可能将突击花钱2.49万亿元,约占全年总支出的18%。

其实,突击花钱现象由来已久,中央有关部门也已多次表态、重申“坚决防止年终突击花钱”。但这种现象犹如顽症“久治不愈”,公众的批评也成为年终固定节目。有一种解释认为,通常所称的“突击花钱”基本上都属于预算内支出,准确地形容其实是年底“集中支付”,而非“突击花钱”,但这仍未能消除公众的疑虑。

公允地说,“突击花钱”也好,“集中支付”也好,问题不一定完全出在政府身上,有些年初预定的项目客观上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了不可抗力,原来的项目中止、延迟,都可能造成预算资金“存而不用”。但是,如果每月都是平均支出,那么到了12月留下的资金也就占比8%左右,当存量资金占比达到18%,相当于要求多一个月安排支出,这大抵也说明原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存在问题的。

公众对“突击花钱”主要有三大忧虑,首先是怕“乱花钱”。在春天制定的预算计划,到年末没能执行到位,留下大笔该花而没有花的钱,为完成支出任务,也为了来年的预算基数不低于今年,就得在一个月内把原本需要两个月花完钱的花完。但此时,无论是花钱的主体,还是监督花钱的主体都不可能有双倍时间和人力配备,且不说故意乱花钱的情况,就是在通常情况下,也存在差错率倍增的情形。更何况,有相当一部分预算资金其实并没有严格限制用途,这就可能为乱花钱提供了机会。

其次,如果在年初就应该花掉的钱到了年底才花,根据近年的CPI平均增幅,总有3%左右的贬值。虽然有些项目的支出并不一定与CPI密切相关,但也不排除这种贬值的可能。资金贬值后的支出,如果项目就此结束,那也是皆大欢喜,让人担心的在于,一些项目拖延后很可能需要来年追加预算,因为物价已经上涨。最终的结果,也就相当于事倍功半。

再次,公众对于预算的制定、支出缺乏监督渠道和机会。在目前的时间节点,公众对政府一年来各项支出有着迫切的知情愿望,却无从了解。所以,怀疑与批评之声也集中于此。

“年末突击花钱”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想较好地化解,必须多管齐下。

一方面,在制度方面加以改进,我国《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这就意味着,下一年的能花多少钱取决于上一年的已花多少钱,这种制度很容易误导政府部门必须在年底花掉所有的钱,否则来年的预算基数就可能降低。

所以,要想解决突击花钱的问题,就得消解这个花钱的“动力”,预算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不是简单依据上年的支出情况。另外,还可借鉴西方的“绩效预算”制度,政府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这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所尝试,据公开信息,这种方式确实降低了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成本,提高了财政支出的效率。

另一方面,就是强化公众监督,这包括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当预算的编制和支出足够公开透明,公众可以便捷地行使监督权,了解每一笔预算的执行情况,那么究竟这笔钱是在年初花出去,还是年底花出去,这本质上没有区别。

令人欣慰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同时强调,“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如果这些提法能在今后的施政过程中形成具体的改革和配套措施,并且落实到位,那么来年的“突击花钱”现象或许就不会再成为新闻。(田享华)

漳州职业装制作

盐城定制西装

衡阳制作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