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纸碗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大豆豆粕依旧熊途漫漫20050104广东紫珠

发布时间:2020-11-04 08:00:29 阅读: 来源:纸碗厂家

大豆、豆粕依旧熊途漫漫2005-01-04

2004/05年度国内大豆供求基本平衡  2004/05年度全球大豆增产20.8%,美国增产26.6%,供给宽松  美元弱势将继续对大豆、豆粕市场产生强有力的支持  商品基金的操作手法将继续影响大豆、豆粕价格走势  大豆锈菌病对2005/2006年度的大豆产量影响较大  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卷土重来  2005/2006年度的大连大豆的振荡区间可能在2400--2800之间,豆粕市场可能在1800--2500之间振荡  第一部2004年大豆、豆粕市场回顾  2004年我国期货市场异常火爆,多数品种的成交量都出现大幅增长。2004年大连大豆、豆粕总体运行情况是,年初延续2003年的牛势行情,CBOT大豆直接挑战1064美分的历史的高价区间,大连大豆则高试4100的历史高点,这是1973年、1977年、1988年以后大豆市场第四次突破1000美分的高点,2004年4月初,多空双方在4000元/吨-4100元/吨的高价区间完成市场控制的转移,随后大豆市场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熊行情,一直到8月初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弹行情,CBOT大豆期货价格从1064美分一线跌至500美分,跌幅超过50%,大连大豆则从4100元/吨跌至2600一线,绝对跌幅超过37%;总体来看,在2004年的大豆运作中,大连大豆明显强于CBOT大豆市场。整个2004年,大连大豆的行情走势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1-4月,牛势尾部期价强势上涨。  1月份受国内春节长假的影响仅有13个交易目,节前CBOT大豆市场在美国疯牛病和美国农业月度报告的双重影响下强势走高,连豆市场则振荡走高明显弱于CBOT市场,2004年元月27日、元月28日CBOT市场,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出现暴跌,最大日跌幅达30多美分,累积跌幅达70多美分,受些影响连豆市场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全线以跌仃板的方式开盘;在此次暴跌过程中,多空大量资金对峙局面相当明显,连豆主要合约持续增仓。连豆市场在经过几个交易日的低位整理后再度发力。2月16日,连豆远期合约创出新高,随后在巴西政府预测03/04年度大豆产量为5660万吨消息的刺激下,CBOT大豆市场全线大幅上涨,并创下近15年内的大豆市场新高点,大连大豆紧随其后全线大幅上涨,平均涨幅在400点以上。2月底在投机基金的推动下,大豆、豆粕市场完全进入疯狂状态,市场中的所有利空消息完全被忽略,连豆市场的大豆、豆粕出现全线涨仃板。市场整体的成交量规模也大幅放大,大豆市场的总持仓规模也回到100万手之上,3月23日连豆市场主力合约第一次向上突破4000一线,连粕也达到3789元/吨的历史高点;CBOT大豆市场主力合约向上突破1000美分;豆粉向上突破341.5美元/短吨;大连大豆市场于4月5日见顶(409合约为4098),随后大连大豆市场大幅走低,其中于4月9日和4月16日出现跌仃板;大豆市场的最大跌幅为500点。  第二阶段:4-8月,大豆、豆粕市场一改往日强势特性,连续下跌5个月无反弹。  4月份以后,期货市场风云突变,全球商品大幅下跌;5月12日,CBOT大豆第3次向下突破1000美分,连豆市场随既全线下跌,连续5个跌仃板。主力A409合约从3700跌至3230一线;在3230----3300区间经过短线振荡之后,5月28日再次向下突破全线跌仃;CBOT大豆市场同步下跌,在800美分一线获得支持;5月31日在国内16家油脂企业联手保护豆粕价格消息的刺激下,国内大豆、豆粕市场全线涨仃板,随后无序振荡月余,7月5日,多空双方在A409合约的3500一线展开市场控制权的争夺,持仓量规模维持在30万手以上,7月7日在安徽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影响下,多头阵营全线崩溃,出现大规模弃盘现象,A409合约出现连续跌停板,期货价格可谓飞流直下,至8月初A409合约已见到2850一线;跌幅达650余点;受A409合约影响,连豆市场的其它合约也同步下跌,但幅度则明显小于A409合约,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这一时期交易的主要特点是,当A411合约在向下跌至2700一线时,有明显的外围资金进场,该合约的持仓量规模明显增大,并呈现出逐日递增的趋势;这说明A411合约在2700一线已引起多空双方主力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基本面方面主要集中在美国农业部的月度报告上,美国农业部不断上调大豆产量,美国大豆产量与库存戏剧般的创出27年来的新高,全球大豆产量也大幅增加,在产量不断增加的预期下,投机基金大量抛空,翻多为空,由原来的净多持有者转变为净空持有者,市场失去了主要的上升推动力量,CBOT黄豆及豆粉大幅下跌,黄豆连续创出两年来502美分/蒲式耳的新低,跌幅达52.8%,投机基金净空持仓也达到6万多张的历史新高,CBOT豆粉连续创出146.6美元/短吨两年来的新低,跌幅达53.6%。  另一方面4月下旬开始我国实施紧缩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这加速了国内大豆的下跌速度,随着大豆价格的大幅回落,国内进口大豆厂家被套在高位,造成国内压榨企业亏损严重,大大打击了国内的压榨行业。  第三阶段:8-12月,大幅振荡。  在大豆、豆粕市场严重超跌的条件下,交易者对反弹行情寄予较大的希望,追涨人数明显增加;8月13日,在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的影响下,CBOT大豆当日强势上涨,连豆全线跳高开盘,随后强势振荡,主力合约A411继续减仓,空头阵营的斩仓盘口成为推动大豆市场上行的主要力量。9月6日大豆市场出现市场顶部信号,9月16日A501合约跳低开盘,彻底否决了大豆市场的反弹结构,随后在减仓趋势的伴随下,大豆连续下跌,A501合约在2600一线获得短期支持。11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月度报告继续利空,然而当日的CBOT大豆市场则低开高走,完全是利空出尽,随后大豆、豆粕市场全线反弹,于11月24日大豆、豆粕市场再次见顶回落。这一时期大豆、豆粕市场行情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基金的大规模平仓行为,我们认为基金的平仓操作是这一时期大豆、豆粕市场产生大幅振荡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大豆市场基本面没有实质性的消息出现,交易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大豆锈茵病方面,由于美国大豆收割基本结束,利多的影响仅在心理层面。  图一美豆指数日线图  图二连豆501合约日线图  第二部2004年大豆、豆粕市场的热点回顾  1、USDA供需报告的戏剧性变化  美国农业部的大豆供需数据是大豆市场的主要指标,对大豆价格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农业部在月度供需报告中不断调高大豆产量及库存,每次的产量增长都出乎市场预期,对大豆期价产生较大的打压作用,在11月份的月度报告中,把全球大豆产量再次上调,由22894万吨上调至23014万吨,期未库存也是由10月份的5925万吨上调至6140万吨的历史新高。而在今年年初,美国农业部对全球大豆的预测是供不应求,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当然离不开种植面积的增加,但我们还要考虑到其深层次的内容。10月份之后,正是南美大豆种植之际,美国农业部出台利空报告打压大豆价格,一方面利于美国大豆的出口,另外一方面可以压制南美豆农的种植热情,从而减轻本国豆农的竞争压力,保护美国农民的利益。从以上两点来看,美国农业部报告有值得商榷之处。在这种背景之下,12月之后,美国大豆开始大量上市,而南美大豆种植面积也基本确定,美国农业部可能会下调全球大豆产量,出台利多的月度报告,来保护美国农民利益。  2、宏观调整对大豆、豆粕价格产生的一定压制作用  经过快速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动机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中国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乃至商品价格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政府在4月份实行紧缩银根的经济政策;10月28日,央行宣布将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高27个基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并同时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此次加息显示了国家进一步进行宏观调整,从而防经济过热及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我们认为,国家的调整措施从长期来说会抑制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同时压制远期商品物价,对大豆来说,虽然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3、基金投资影响  金融市场离不开资金的参与,而投资基金因为具有资金及人才方面的优势,其对市场的把握也相对较好,2002年至2004年初,CBOT投资基金大量买入大豆,其净多单在2004年1月份达到7万多张的历史天量,大豆价格也同步飚升。当大豆价格达到历史高位之后,投资基金也开始调整头寸,不断抛空,持仓有原来的净多单转为净空单的持有者,在10月底,基金持有净空单也达到了6万张左右的历史天量,大豆价格也是一路狂跌,基金持仓思维的大逆转与大豆价格的变化再次显示了基金对大豆价格的重要影响。  4、国内压榨企业亏损严重  2002年至2004年初,大豆价格在上涨的过程中,由于豆粕、豆油价格也同步上涨,油脂企业即使进口高价大豆也能将风险转嫁给后续饲料企业及养殖终端。但今年4月份以后,由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持续下跌,加上禽流感使得消费量大减,国家宏观调控也进一步影响到消费的增长,国内大豆压榨企业进入高买低卖的恶性循环,导致亏损不断加大。5月份到10月份期间,油脂企业每压榨一吨大豆平均发生500元左右的亏损,全国90%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严重亏损,其中有部分濒临破产倒闭。可以说,2004/2005年度的大豆加工行业整体经营面临较大困境,也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  第三部2005年大豆、豆粕市场展望  1、2004/2005年度大豆供需状况分析  1)、2004/05年度国内大豆供求基本平衡  由于国内大豆压榨行业急剧扩张,加上政策变动比较频繁,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起伏较大。但随着贸易政策的稳定,企业经营行为将更加理性,大豆进口将趋于稳定。  供给方面:农业部预计2004/05年度大豆总供给量4100万吨左右,比上年度增加8.7%。其中,国内生产1800万吨左右,增加16.8%;全年度进口2000万吨左右,增加18%;期初库存减少40%。  消费方面:农业部预计2004/05年度大豆总消费量3786万吨,增加9.6%。其中,大豆压榨消费2900万吨,增加10.8%;大豆食用消费750万吨左右,增长6.0%;其它消费130万吨。2004/05年度大豆供求基本平衡,期末库存消费比为8.9%,比上年略有提高。  2)、预计2004/05年度全球大豆增产20.8%,美国增产26.6%,供给宽松  据美国农业部今年11月份预测,04/05市场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2.30亿吨,比上个年度增产21.4%,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美国8574万吨,增产28.4%;巴西6450万吨,增22.6%;阿根廷3900万吨,增14.7%;中国为1800万吨,增产16.8%。  预计04/05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将达2.07亿吨,增8.8%。其中,美国国内消费量为4895万吨,占23.7%;中国国内消费量为3780万吨,占18.2%,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预计全球贸易量将达6265万吨,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出口量分别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4.9%、35.5%、12.2%。中国进口量为200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32.2%,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  预计04/05年度期末库存达6140万吨,是近5年来的最高库存水平,比上个年度增长57.0%,全球大豆供给充足。  豆油方面:预计04/05年度全球豆油产量3256万吨,增长8.2%;消费量3216万吨,增长6.1%;贸易量983万吨,其中,中国进口量为240万吨,占24.4%,成为第一进口国。  豆粕方面:预计04/05全球年度豆粕产量1.41亿吨,增长8.3%;消费量1.40亿吨,增长7.9%;期末库存450万吨,增加3.4%。  资料来源:中国汇易网  从以上大豆供需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全球大豆供需仍然供大于求。供给总量超过总需求量6099万吨。需求增幅远小于产量的增幅,在2004年11月的供需报告中农业部再次上调全球大豆产量,美国大豆产量调到27年来的新高,可以说,大豆整体供需状况已经由去年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大豆价格面临较大的压力。  (2)从主要大豆生产国的产量上看,美国产量增幅较大,南美产量近来来呈现不断增长之势,总产量已经远超美国,成为全球大豆供应的主要力量。  (3)进入2005年5月,中美等北半球国家的新一轮大豆将开始播种,笔者认为由于前期大豆价格较低,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都会大减,播种面积有可能大幅下降,减产的可能性大增。这将影响到明年下半年的大豆价格。  2、美元走势  美元的走势虽然对大豆价格不是起决定性作用,但毕竟国际大豆价格报价是美元。美国总统第44届仍为小布什当选总统,这意味着美国新的一届政府的总体经济国策仍将维持"弱势美元"政策,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一直困扰美国经济,自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情况更是进一步恶化。小布什采取了两种手段来刺激经济,一是减税,让美国的富人获得更多的利益,二是大量发行国债,走赤字经济的道路。不可否认,这些政策使得美国GDP及失业率等产生了较好的复苏,但是对后续经济却埋下了不利的隐患。目前财政赤字尽管经过两次加息,但是利率水平仍旧在历史低位。为了防止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通货膨胀,利率必须上涨。近几年外国资产流入量不断下滑,而高油价对经济的打击也形成了对美元的打击,为平衡赤字以及刺激经济,弱势美元政策就是唯一的法宝。而对弱势美元政策的预期会进一步导致美元资产外流,即对美元的需求下降。从长期看,美元将维持很长时期的低位运行,甚至是继续创下历史新低,美元的持续走弱将对以美元结算的大豆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而也对其副产品豆粕产生一定的支撑。  3、商品基金的操作  由于基金对于CBOT大豆市场价格走势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基金持仓结构的演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判断大豆价格的走势。从2004年的基金持仓走势来看,2004年1月27日达到多头持仓的最高点70527手,大豆市场也同步进入历史的最高区间,商品基金随后一路减持多仓,至2004年7月20日开始全面翻空,大豆市场也开始同步下跌,至2004年11月20日,达到最高净空60210手,CBOT大豆市场也下跌至500美分一线,随后商品基金开始减持空头仓位,2004年12月下降至28988手,CBOT大豆市场同步开始反弹。因此在2005年度的大豆市场行情中,商品基金的持仓量变化将成为极重要的参考因素。  4、大豆锈菌病  美国大豆产区发现大豆锈菌病,大豆锈菌病虽不会危害人类健康,但染病的大豆作物减产幅度最高可达80%,在2003/0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刚刚超过5000万吨,而锈菌病导致的产量损失预计为470万吨左右。由于美国大豆收割基本完成,锈菌病对今年大豆产量影响不大,但由于大豆锈菌病使得农民防治锈病的费用增加,从而导致大豆的种植成本增加。  有农业专家指出:如果大豆锈菌病明年继续扩散到美国其它地区,那么用于防治锈病的费用将使得大豆种植成本增加接近40美分/蒲式耳,如果大豆价格持续低迷,势必影响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因此到明年春季播种季节,一旦价格不能出现明显回升,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农户在明年可能把准备种豆的土地转而播种棉花,因此将影响大豆播种面积。  因此,锈菌病一方面影响到大豆的单产,同时也影响到大豆的成本及种植面积,这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数。  5、天气因素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2004年至2005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仍持续增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态将持续并进一步发展。  厄尔尼诺现象每4至5年出现一次,可持续12至18个月。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多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的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干旱、风暴到洪水,因地而异。1997年到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在全世界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我们对2005/2006年度的南美大豆产量及中美两国大豆产量的预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天气变化将成为对大豆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  6、2005年大豆、豆粕走势的基本轮廓预测  我们认为大豆、豆粕市场2005年可能大致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行情。  第一阶段:1~3月,宽幅振荡时期。  这一时期美盘大豆因节日临近,商品基金在2004年12月大量减持空头仓位的情况下,重新大举扩仓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是CBOT大豆市场在500美分一线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市场中的多空双方在此一线发力的风险较大,因此大豆市场在此一线维持振荡的机会较大。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因素是南美天气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如果天气正常,产量达到预期,则美盘大豆价格可能振荡下行,跌破500美分蒲式耳。如果天气状况恶劣,导致实际产量达不到预期,则美盘大豆很有可能会加大反弹的力度。笔者认为此阶段大豆价格将以宽幅振荡为主。CBOT大豆可能在450--650的区间内振荡,大连大豆则有可能在2200--2800的区间内振荡。豆粕市场可能在1800--2500的区间内振荡。  第二阶段:4月~8月,振荡上行格局。  随着南美大豆产量的确定,其对大豆价格的影响减弱,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在新一年度的大豆种植面减少的可能性较大,这一因素将刺激大豆价格进入一个季节性的上涨时期。再加上疯牛病、禽流感、锈菌病及天气的不确定性,大豆、豆粕市场的反弹力度可能会较大,这一时期的行情对全年大豆、豆粕市场的走势起决定性的作用。CBOT大豆市场可能挑战650美分以上的区间,大连大豆可能高试2800一线。豆粕市场可能高试2500一线。  第三阶段:9月至年底,进入熊市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是:  1.经过前期的上扬后,利多的基本面因素已被消化,而高企的期货价格将面临季节性的下跌,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这一时期新豆都开始收获,市场可供应量逐渐增加。  2.2005/200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大幅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由于2004/2005年度新豆上市时大豆收购价在2500元/吨的水平上,这将大大刺激我国豆农的大豆种植积极性。笔者认为,2005/200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可能在1650万吨左右。  3由于黄大豆2号上市,从A503合约开始,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能进入交割环节,再加上黄大豆2号合约在交割制度上引入了期转现和滚动交割等实物交割的方式。实物交割的时间跨度较长。由于期转现可以分为标准仓单和非标准仓单,而非标准仓单期转现是不收交割费用的,交易成本较低,这可能会使进口大豆的数量会有所增加,从而给大连大豆市场形成压力。  我们对于2005年大豆、豆粕市场走势的三个阶段的分析,只是一种大的趋势预测,只有对当时影响大豆供求关系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机会,取得成功。

gundongdexiangchang

彩库宝典2018

一起闯三国单机版